795章 自办期刊(2/3)

作品:《外科教父


“我可以引荐你与韦伯教授见面,亲自聆听他对数字人技术研究的见解。”廖博士还在争取。

如果再不打消他的念头,恐怕还会继续聊下去,杨平说:“韦伯教授的论文我都看过,我尊重他曾经做出的贡献,其实他最近十年很多理念明显已经落伍,即使巅峰时期的成果没有想象的惊世骇俗。”

好自信的年轻人,廖博士心里真实地喜爱,即使不是受人所托,他也喜欢这个年轻人。

说他狂妄或者骄傲,那是不了解天才的心理,天才哪有不骄傲的。

再聊下去也不会有结果,只会浪费时间。

这样,廖博士的三博之行草草收场,不过这只是开始而已,后面廖博士还会来。

---

待廖博士走后,夏院长趁机也要跟杨平拉拉家常,他将孙院长和韩主任都叫过来,一起在杨平的办公室喝喝茶。

平时时间紧,很难凑到一块,现在送走参观团,大家正好有空,可以喝喝茶,聊聊天。

人事处上次提到的组建后勤团的事情,夏院长已经落实,他已经将思思爸爸招进三博医院,其余的人都是夏院长亲自指派的,后勤正在进行岗前培训,很快可以进入角色。

前不久,因为杨平论文的事情,夏院长被请到省厅汇报工作,领导非常高兴,当场指示夏院长,这种人才一定要管好,还给夏院长定下硬性指标---每年不低于5篇。

当然,这事夏院长藏在心里,他回来后只是找韩主任和孙院长商量过,还没有跟其他任何人说,当然没有和杨平说。

天才不是管出来的,怎么能够定下这种硬性指标呢?

领导是好心,是有心支持三博医院,但是领导的方法明显不对,夏院长不可能当面去驳他,于是在领导面前打了个哈哈。

对于杨平这种天才,夏院长有自己的办法,那就是“无为而治”。

给他提供一个自由、宽松、舒适与公平的环境就可以,其它根本不用管,只要他不违法,随他去折腾。

自从杨平组建综合外科以来,夏院长没有对杨平做过一条指示,更不用说什么下达硬性指标。

夏院长心里十分清晰,在临床与科研方面,自己在杨平面前什么都不是,怎么去指导杨平的工作?怎么去评估评审他的工作?

所以,无为而治,是最好的办法,让你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折腾,一切随便。

现在领导要求每年5篇,夏院长不可能接受,他还是按自己办法来,至于领导,以后慢慢解释,领导也是好心,但是不了解这这天才人物也很正常。

“杨教授,有什么需要随时跟我们说,一切我们全力支持,技术上的事情我们不懂,所以,我们就是你的勤务兵。”夏院长每次都是这几句话。

韩主任、孙院长也点头:“以后有空我们就一起喝喝茶,有事就提出来,没事就闲聊。”

“杨教授,你这13篇文章把我们轰得晕晕乎乎,现在还没回过神,真的是提高医院的学术水平,提高了南都省的学术水平,提高了中国医生的学术水平,以后要发得提前打个招呼,老人家心脏不好,经不起刺激。”夏院长开玩笑说。

杨平摆摆手:“以后不发了。”

夏院长、韩主任和孙院长一时愣住,没听明白什么意思,难道刚刚玩笑没看对?

杨平缓缓地说:“我是这样打算的,要提高医院的学术水平,提高南都省的学术水平,提高中国医生的学术水平,光发是不行的,我觉得,应该直接办一个期刊,办一个世界顶尖期刊,名字我还没有想好,叫医学,或者中国医学,或者中华医学。”

夏院长和韩主任四目相对,这小子野心这么大,自己要搞期刊,还要搞世界级的?

哎,老人家格局太小,还是年轻人格局大。

“我全力支持,需要多少费用,你做个预算出来,办期刊需要不少人吧,医院的博士随便你调用。”

听说杨平要办期刊,夏院长像打了鸡血一样。不过夏院长其实也不懂办期刊究竟能不能行得通,究竟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总之杨平决定要干的,他支持。

“老孙,在人钱物三方面竭尽全力支持,你跟杨教授对接一下。”夏院长当场指示孙院长。

孙院长立刻那笔记本记下来,这可是大事,不是喝茶吹牛,是必须要具体落实的。

“我现在只是有这个想法,钱这方面不是问题,资金由基金会出;人才团队,靠年轻博士撑不起这么大的期刊,必须要有一批国际顶尖医生支持,才能撑起来这种重量级的期刊。”

至于人才队伍,杨平早有打算,手机上有个微信群,就凭这个群,顶起这个期刊绰绰有余。

说到办期刊,韩主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外科教父 最新章节795章 自办期刊,网址:https://www.52cxzw.net/263/263121/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