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后世造纸(1/3)

作品:《黑色宿命

1;912;5991;;19;19;19;6;5;5;1;8;1;21;6;9;11;09;;

关于造纸术的起源,过去多沿用历史学家范晔在《后汉书蔡伦传》中的法,认为纸是东汉时代宦官蔡伦于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发明的。复制本地址浏览http://********************%69%71%69****%6d%65/其实古籍中的已有记载,在蔡伦'发明'纸之前,已经有人使用纸张。《后汉书贾逵传》提到,建初元年(公元6年)汉章帝命贾逵选择成绩优秀的太学生二千人,奖给“简、纸、经传各一通”。这明当时已用纸抄写书籍,这个时间早于蔡伦造纸近观汉记》中只记有“蔡伦典尚方作只纸”,《东观汉记》的作者刘珍、延笃等人,都是蔡伦同时代的人,如果蔡伦发明了纸他们是不会不记载的。20世纪以来由于西汉古纸的发现,蔡伦发明纸的法开始动摇,继而被否定。蔡伦虽然不是纸的发明者,但他仍然是一位造纸技术的革新和者。

蔡伦认真总结了前人的经验,他认为扩大造纸原料的来源,改进造纸技术,提高纸张质量,就可以使纸张为大家接受。蔡伦首先使用树皮造纸,树皮是比麻类丰富得多的原料,这可以使纸的产量大幅度的提高。树皮中所含的木素、果胶、蛋白质远比麻类高,因此树皮的脱胶、制浆要比麻类难度大。这就促使蔡伦改进造纸的技术。西汉时利用石灰水制浆,东汉时改用草木灰水制浆,草木灰水有较大的碱性,有利于提高纸浆的质量。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把他在尚方制造出来的一批优质纸张献给汉和帝刘肇,汉和帝很称赞他的才能,马上通令天下采用。这样,蔡伦的造纸方法很快传遍各地。

史书记载:汉和帝曾到缑氏巡视过,有可能是参观这里的造纸作坊和纸庄(现分前纸庄和后纸庄,位于洛阳汉魏故城东约2000米,面临洛河)很可能是汉代造纸作坊所在地。这两个地方,附近有造纸需要的优越的地理环境,有比较丰富的造纸资源(如麻、楮林等)。

蔡伦献纸之后,造纸技术和纸张广为流传。东汉末年,东莱人左伯也是一位造纸能手。他造的纸,比蔡侯纸更为白洁细腻。赵歧着的《三辅决录》中,提到左伯的纸、张艺的笔、韦诞的墨,它们都是名贵的书写工具。笔、墨和纸并列,明纸已是当时常用的书写材料。纸成为竹简、木牍、缣帛的有力竞争者,到了三、四世纪就基本上取代了简帛,成为唯一的书写材料,这就有力地促进了科学化的发展。

蔡伦墓祠位于洋县城东8公里的龙亭镇龙亭村,祠内古柏参天、殿宇栉比、碑石林立、风景秀丽而幽静,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就长眠在这里。墓祠分为南北两部分,墓区居北,墓冢高约米,长0米,宽1米。

墓园原占地25亩,现为6亩,园内有建筑设施1处。花木葱郁,古柏参天,碑石林立,青竹吐翠,丹桂飘香,殿宇古朴典雅,塑像彩画栩栩如生。其南为祠,祠的中轴线上由南而北依次为山门、拜殿、献殿,正殿大门上高悬有唐代德宗皇帝的御书“蔡侯祠”匾额。殿中有蔡伦塑像。右侧壁上绘有“蔡伦纸”制作工艺流程图,左侧壁上绘有蔡伦于公元114年封为龙亭侯的谢恩图壁画。在蔡伦祠中轴线两侧还有钟楼、鼓楼、厢房、戏楼等古建筑和近代书法名家于佑仁为蔡伦墓祠所题草书真迹。

在今运城盐湖区王范村南鸣条岗有蔡伦墓与蔡伦碑,碑与墓之间的距离超过一百五十米,蔡伦碑,在当地的一个三叉路口,在路口边上有家蔡伦纸箱厂。

蔡伦纪念馆蔡伦纪念馆位于耒阳市蔡侯祠内。蔡侯祠,原为东汉造纸发明家蔡伦故宅,后人就其宅基建祠,纪念蔡伦。《水经注》载:“(耒水)西北经蔡洲,洲西即蔡伦故宅,旁有蔡子池”。

蔡侯祠始建年代不祥,元至元四年(18年)耒阳知州陈宗义重修。后几经兴废,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古朴典雅。占地面积408平方米,座南朝北,砖木结构。分三进两院,前厅三间单坡青瓦顶,两侧有走廓,中轴为甬道有屋盖与中厅相连;中、后厅三间悬山顶,亦有走道、甬道相连。大门石额“蔡侯祠”,石联:“芳池月映,故宅风存”。

蔡伦为什么有两座墓蔡伦墓和祠在他的封地---陕西洋县龙亭铺,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然而湖南耒阳市也有一处蔡伦墓和蔡侯祠。

蔡伦为何一人有两墓?令人琢磨不定。

蔡伦死后葬于何地?洋县蔡伦墓和耒阳蔡伦墓,何为真墓?按常理,蔡伦死于封地,当就近埋葬。洋县距家乡耒阳,远离数千里,时值东汉,交通不便,自是难以归葬家乡。所以洋县的墓似应为真。

那么,耒阳的蔡伦墓是假的?抑或衣冠冢?这也难。尽管已有人传为衣冠冢,却都是从“封地遥远,难葬故乡”这一点派生而出,谁也没有真凭实据。

或许耒阳墓倒是真的呢,叶落归根,古人老死,希望归葬家乡的心情较为普遍,蔡伦难道不可以归葬耒阳?即使当时不可能,他的后人,哪怕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黑色宿命 最新章节第251章 后世造纸,网址:https://www.52cxzw.net/0/248/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