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蒲元献刀(1/3)

作品:《三国幼麟传

金秋九月,西郊,虎步军左大营,瞭望楼上,有三人呈品字型站立,正举目眺望远方。

当中一人正是汉中王刘备。

刘备今年五十有九,多年的戎马倥偬使得他的头发染了一层风霜之色,胡子也颇为疏朗。然而他英气勃勃,神色坚毅,目光湛湛,若只瞧他的面庞,倒更像是个中年之人。

他身后侍立有两人。

左边那人约莫四旬,样貌清收,颧骨微隆,留一片八字胡,面色有些苍白,身上着一席暗云纹蓝色直裾,正是他的谋主、尚书令、护军将军法正。

右边那位年约三旬,身高八尺,头戴纶巾,手持白羽扇,清秀儒雅,飘飘然有神仙之姿,却是他的肱骨、忝为军师将军、署大司马府事的诸葛亮。

今年七月,刘备进位汉中王,上还左将军、宜城亭侯印绶,拜领大司马。以汉中、巴、蜀、广汉、犍为为国,所署置依汉初诸侯王故典。

故而眼下的刘备有两重身份。

于大汉朝廷而言,他任大司马一职;于封地而言,他则是汉中王。

诸葛亮署大司马府事,代为行使刘备在大汉朝廷的职权,代表得是朝廷权威。

而法正的尚书令一职,却是属于汉中王封国内的职衔,代刘备管理领国内务。

数年后,诸葛亮上《出师表》,内言: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宫”指得就是皇宫(眼下为汉中王宫署),“府”指得就是朝廷官府。

当下宫中诸僚以许靖、法正为首,府中属臣则以诸葛亮、董和为尊。

深秋季节,五谷飘香,正是一年之中收获之季。

刘备此行正是来视察都江堰重修后,屯田增产之情况。他只带了两名心腹谋臣,轻装简行,前后走了几处地方,虎步军左大营是今日最后一站。

站在高台,放眼望去,只见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黄澄澄的稻子,颗粒饱满,沉甸甸地随风摇曳,飘散出醉人的芳香,一阵风吹来,便掀起一阵阵金色的波浪。

眺望四周,闻着醉人的稻香,刘备面上不时泛起阵阵微笑。

观望了良久,他才满足地叹了口气,侧身面向诸葛亮,感慨道:“若非孔明主持重修都江堰,岷江至今为险,何曾想过能有今日这般丰收景象?今日一路行来,盈车嘉穗,百姓皆是喜笑颜开。益州军民终可过个好年景了。”

他这番话倒是发自真心。自他入主益州后,时常征战在外,尤以汉中一役为最,前后历时两年。故而他坐镇的时日并不多,后方内政庶务基本上都由诸葛亮一肩挑去。

诸葛亮闻言后,轻摇羽扇,笑道:“主公总揽全局,臣不过是具行其事耳。”

边上法正也是称赞道:“孔明休要谦虚。尚书台前日接到绵竹令上报,言其地水田亩产可达三十斛,此实前无古人也。皆因今年都江堰灌溉,水旱由人。而今平原可谓是黍稷油油,粳稻莫莫了。这都是你兴修水利,劝课农桑之功呀。”

他与诸葛亮两人一为尚书令,一为署大司马府事,权责上虽有重叠,实则各有侧重。比起诸葛亮在后方统筹调度,法正更关心的是军资供及,因这直接关系到北伐之计。

故而顿了一顿后,又问道:“汉中一役,我军虽是大获全胜,可是私底下却几把益州府库搬腾一空,光是粮草便用了足足二百万石。眼下军粮匮乏,后继乏力,依孔明之见,几年可以补足仓禀?”

事关北伐大业,刘备心中自然十分关切,也是倾耳听来。

诸葛亮笑道:“今年风调雨顺,据各郡上报之数,益州可收军粮百万石。若无改当前政道,继续重修都江堰,臣愿在两年内为主公筹得军粮两百五十万石,以资北伐之用。”

两年补齐军粮亏空,这在其他人听来,无异于天方夜谭。

但刘备素知诸葛亮向来说一不二,闻言大喜,一手执法正手,一手执诸葛亮手,笑道:“孝直长于谋,献计取汉中。孔明明于治,替孤足兵食。你们都是孤的肱骨之臣,孤深倚之。吾等这两年就秣马厉兵,待兵精粮足之日,即行出兵北伐,恭迎汉帝!”

北伐中原正是法正、诸葛亮两人心中夙愿,此番陡然闻得主公亲承,心中激荡,皆是躬身称应。

一阵秋风吹来,把众人袍服吹的猎猎作响。

刘备道:“此处楼高风大,孝直你身体不好,且随孤下去避避风罢。”说罢,便领着两位爱卿走下瞭望楼台。

楼下有一长一少两名武将侍立等候。

那名中年武将正是陈到陈叔至,他跟随刘备转战南北,至今已有二十五载。因其忠勇沉稳,深得刘备信任,眼下为虎步军统领。今日刘备巡视虎步军左大营,他身为一军主将,陪伴前来。

年少那名武将身材雄健,蓄着钢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幼麟传 最新章节第三十四章 蒲元献刀,网址:https://www.52cxzw.net/135/13514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