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乱长安 第一五八章 事后封赏(2/3)

作品:《秦臣



裴盛秦一愣,也意识到自己没说清楚,让苻登产生了误会。忙摇头道:“并非如此,我只是觉得天下或将生变,提前整军,终究是有备无患!”

“仅是如此?”苻登又狐疑地瞅了裴盛秦一眼。

裴盛秦坚定地点了点头,看着苻登的眼睛道:“去岁南征一战虽已过去,当初汹涌暗流大多亦被压下,但天下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动荡,那拓跋珪作乱北境便是明证,早做准备是有必要的。”

确定了裴盛秦没有鼓动他兵变夺位的意思后,苻登神色缓和下来,沉吟道:“既然如此,我稍后便给岳父去信一封,让岳父注意整顿一下陇西武备。”

见苻登同意,裴盛秦心中松了口气。

这次从五将山回京,一路上裴盛秦想的最多的三件事,除了那个诡异的老和尚以及突如其来的贼兵外,还在感慨历史惯性。

裴盛秦一直觉得,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在努力推动着历史回到原本轨迹,裴盛秦姑且把这股力量称之为历史惯性。比如几个月前拓跋珪自封北魏王、花木兰仕北魏、以及为抗魏而生的柔然都护府的成立,又比如这次秦皇登五将山,然后在新平寺遇险。

这些事情都在原本的历史中发生过,这一世历史早已改变,然而这些事件竟然也以另一种情况再现。哪怕事件的时间、开端、过程、结局都已经和原本的历史相差甚远,但这些事件的出现,本身就已经是值得警惕的事情。

既然历史惯性能够让这些事件重现,那么更多的还没有造反的奸臣,最后是否会在这历史惯性的推动下,如同原本历史上那样造反呢?这大秦天下,又是否会如原本历史那般,终究难逃一场丧乱?裴盛秦不知道,他不知道他这只小小蝴蝶煽动的翅膀,能否抵挡得住那强大的历史惯性。

正因如此,他这才匆匆前来,提醒苻登早做准备,以防万一。

与苻登交代妥当后,裴盛秦这才留下雷恶地,独自打道回府。至于石越,他自己有宅子,回城之后便径自回家了。

回到梓潼公府,裴盛秦第一时间找到了麻姑。

“你瞧瞧这东西,可能看出什么?”

麻姑手中握着桃符,反复观看,秀气的眉毛皱起,道:“只能看出此物不俗,有种难以言喻的气息,其上符文更是诡异难明,不似人间印记。”

裴盛秦略感失望,伸出手道:“据说那些符文是早已失传千载的上古金文,不知道是真的假的。看不懂就还给我,我去找徐钰杰,让他爹瞧瞧。”

“徐统的确是得道高人,但他擅长的是相人之术,而非符文之道。你去问他,多半也没个结果。”麻姑对这古符有了兴趣,并没有还给裴盛秦,而是放入自己怀里:“就留在我这里吧,让我多研究一段时间,或许能有收获。”

距离上次刺驾事件不远,第一次刺驾的真凶尚未查明。这次竟又出现了针对秦皇的兵乱,一时间,天下哗然。

几日过后,刑部正式确认,这次作乱的乃是大界守将莫未。五将山上留下的贼兵尸首,正是外出剿匪却半道失踪的千余大界守军。另一方面,东海王苻阳则咬死不承认自己与莫未之间有什么瓜葛,问及此次兵乱,便一昧推说不知。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秦皇也并未强行治罪东海王,只是下令青蝇司对其严加看守。

这次兵乱,最终以莫未不满朝廷,遂蛊惑士兵发动叛乱而匆匆结案。

这次事件过后,最开心的莫过于以石三为首的晋朝使团。

上一次刺驾时晋朝使团便背着不小的嫌疑,连副使嵇旷都被关进了大牢,只因释道安出面,秦皇才不曾深究。那次之后,晋朝使团难免不受待见,面见秦皇递交国书之事便也搁置下来。而交不了国书,他们便完成不了任务,也就不能归国。尤其是直到现在还没查出刺驾真凶,晋朝使团这些日子住在鸿胪寺里,着实是担惊受怕。

而这次兵乱,却给事情带来了转机,连续两次针对秦皇的谋逆行动,有很多人都猜测这两次大逆不道是同一势力所为。有的人认为第一次刺驾是莫未寻的刺客,也有人认为莫未背后还有黑手,正是这黑手策划了刺驾以及莫未兵乱。东海王显然就很符合幕后黑手的条件,可惜找不到罪证......不论众人怎么猜测,这次兵乱都大幅度降低了晋朝使团的嫌疑——道理很简单,能调动大界守将作乱,必然是秦朝内部的倾轧,晋朝人真没那本事。

于是乎,石三欢天喜地的上表秦皇,想要择吉日觐见,呈上晋天王写的国书。早早完成了使命,也好归晋。

与此同时,二十七日前来救驾的将校官兵,俱有赏赐,其中犹以死守一夜的带械班直赏赐最厚,战死者亦皆有抚恤。鱼观、石越、雷恶地等三人,皆以功封爵。虽说都只是最低等的男爵,但也算是迈进了勋贵的行列。有功便有罚,以新平太守为主,及其下一众新平郡官吏,少不得便要治一个玩忽职守之罪。降职的降职,罚奉的罚奉。

当然,裴盛秦也是有封赏的。他虽然不曾亲自下场镇守寺门,但他却为秦皇挡了一支弩箭,因此也能分润一份救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秦臣 最新章节第三卷 乱长安 第一五八章 事后封赏,网址:https://www.52cxzw.net/216/216312/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