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笑得最好看的人(1/2)

作品:《大宋:八岁皇叔做史官

( ) 111 笑得最好看的人

看着笑得像两朵狗尾巴花一样的两人,赖大和茅二也很开心地笑起来了。

这才对嘛!

你个小公子和堂堂的首相,和我们非亲非故的,忽然说要送一份天大的礼给我们,我们也不敢相信啊!

现在,我们负责组织人手和干脏活累活,你们负责在明面上扛住压力,争取更多更大的好处。

这样的组合才是正常的,才是让人相信的,各取所需才是长期合作的基础。

赖大和茅二叽叽咕咕了几句,果断决定由其他连个脸都没机会露一下的小龙套带着茅二回去请示凤姐,赖大继续留在这里“伺候”赵大锤。

本以为一来一回怎么着也需要大半天的时间,没想到茅二像重见光明了一样,飞速地出去,飞速地回来。

什么人也没看见,就说凤姐已经知道了,等官家的旨意下来,她就会现身。

事关重大,白时中也跑得飞快,官家的旨意也是第一时间就拟好用印,报备政事堂,一应流程下来,也不比茅二用的时间长了多少。

匆匆而来,冲冲而去的白时中跑得气喘吁吁,还不忘安慰赵大锤一下。

怕言多语失,白时中很聪明地学起了赵大锤曾经用过的手势,拇指、食指弯曲成环,其余三根手指头伸出,在衣襟下摆处轻轻摇晃了一下。

赵大锤点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老赵家的信誉积分很高,在大宋境内基本上属于可以任意兑换的硬通货。也就赵佶这两年有点不争气,信誉度略有下降,但总体来说还是可信的。

再说了,一个皇帝、一个首相,至于为了住在下水道里的一帮贱民而耍赖吗?

特别是当吏部的官员,穿戴齐整、煞有介事地宣读圣旨的时候,凤姐等一干草寇们是真心感动了。

官家仁慈啊!

今后,咱们都要好好地挖石炭,让汴梁的老百姓能够用上更多更好的石炭,让白相爷能够得到更多的实惠。

新任矿监凤姐、监工赖大等一干管理层,三拜九叩感谢了赵佶之后,各自领了公服,就准备走马上任,被赵大锤阻止住了。

“你们准备自己下矿洞挖石炭吗?”

即便是在后世科技昌明的时代,挖煤都是个辛苦活儿。以宋朝的科技水平,最多也就是刨个大坑,采一点浅表地层的露天煤。

就算这样,在这个全靠人力牵引、拖拽的时代,伤亡也是时有发生。

这么辛苦、危险的活儿,自然不是已经有了官身凤姐等人愿意去干的。那么,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让其他人干。

“矿上不是有劳工吗?”刚穿上官服的凤姐,说话都有点不一样了。

“别人的人,凭什么给你干活?”

听赵大锤这么一说,凤姐也笑了。

咱们抢了人家的饭碗,还想借助人家的人手给咱们挣钱,好像是不太可能啊!

但眼睁睁地看着吃到嘴边的肉就这么溜走了,凤姐又实在不甘心。

“不就是人嘛?咱们洞里不是多得很嘛!”赖大及时拍起了马屁,“不分男女老少,只要能上矿的,一律都出来干活挣口饭吃,这也是老大莫大的功德啊!”

凤姐也想做这个功德,很开心地拍板了:“成!那就回去组织人手,争取明天就都开拔到西山。”

人过一万,无边无沿。

尽管凤姐很想尽快地投入到为大宋建设添砖加瓦的工作中去,但让那些老弱病残们连夜收拾好家里的瓶瓶罐罐,再奔袭百十里路到西山煤矿,着实不太可能。

但凤姐也是有招的人,每家每户必须出一个青壮先到西山,准备迎接新岗位。他们的家人,可以慢慢地收拾行李。

能挣钱养家糊口的人走了,剩下的老弱病残自然不愁你不跟着去了。

次日下午的西山,一改往日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静悄悄的,显得那么的诡异。

匆匆赶来的两三千号青壮,就那样静静地站在那里,等待着他们往日的大姐大、现在的矿监大人训话。

“矿上的人呢?怎么一个人都没看见?”

多年的职业素养,让凤姐感动后背一阵发凉,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阴谋诡计啊?

“都搬走了啊!有皇……皇帝的命令,谁敢不从?”白时中差一点说漏了嘴,及时刹车,“本相曾经听一位高人说过,一个好的领导队伍,可以让工作更顺利。矿监大人可有得用的人选?”

够资格得到官家旨意亲封的人员毕竟是少数,还有许多为凤姐的江山鞍前马后、出生入死的弟兄们,没有得到封赏。

听白时中的话意,大概是想送个顺水人情,让凤姐自己再安排些小的职务,好方便今后的合作。

首相给的脸面,咱当然得接着了。

对于这样的善意,凤姐向来是从善如流、全盘接受,当下蹭蹭蹭就点了上百个喽啰的名字做为中层。

有实在记不起来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宋:八岁皇叔做史官 最新章节111 笑得最好看的人,网址:https://www.52cxzw.net/259/259562/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