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洒家施耐庵,古代版《白毛女》(2/8)

作品:《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伯鲁范遥等人同流合污,也是迫不得已。”刘伯温听出来了施耐庵的讥讽,有些无奈的说道。

“唉,我这一次来金陵,本来是想要与你一论天下大事,现在想来,也是没有这个必要了。”施耐庵说道。

“天下大事?施兄,你可是有什么想法?”刘伯温敏锐的察觉到了话里有话。

施耐庵想要开口,但是却摇了摇头,“算了,道不同不相为谋,你如今是大元行省参政,前途光大,我就不说别的了,省的耽误了你刘伯温的大好前程。”

刘伯温与施耐庵老兄,曾经那是把酒言欢,上古英雄事彻夜倾谈的好关系。

如今看到施耐庵的模样,刘伯温自然是忍不住了。

“施兄,有话不妨直说,你我交情,难道还怕什么?”刘伯温说道。

施耐庵想了一下,自然是信得过刘伯温,便继续开口说道。

“伯温啊,实不相瞒,我这一次来金陵,本来是想要劝你跟我一起,去投义军的!”施耐庵说道。

“投义军?”刘伯温一听,顿时就是菊花一紧。

他现在就是红巾军的半成员,甚至于作用还比一般的义军要大。

施耐庵这话说道,让他心中一颤。

不过,他们二人交情莫逆,自然是不需要担心施耐庵诈自己。

“没错,就是投义军,如今蒙元无道,官吏贪腐民不聊生,已经是气数已尽了,我虽然一把年纪,但也是有一股气沉闷心中多年,如今想要一展抱负!”施耐庵说道。

刘伯温听罢,连忙问道:“施兄,那你本来打算去哪里投义军?”

“泰州!”施耐庵伸手一指东边的方向。

泰州在长江下游,位于金陵的东边儿。

“泰州,听说已经是被反贼张士诚给占据了,施兄想要去泰州,那就是准备去投张士诚了?”刘伯温说道。

“没错,我听说那张士诚虽出身草莽,但是颇为礼贤下士,对于百姓并不烧杀掳掠,应该能够成大事。”施耐庵信心满满的说道。

早些年间,施耐庵曾经在杭州钱塘为官,后来因为不满奸臣当道残害百姓,他便辞官回家读书写作。

如今天下大乱,又听说近在咫尺的泰州义军张士诚部颇有成大事的风范,他便想要拉着刘伯温一起去造反呢。

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文士,按照古代的平均年龄,早已经是属于安度晚年的时候。

但是,施耐庵老爷子却是老骥伏枥,又是一颗雄心想要造反去了。

不愧是能够写出好汉举义水浒传的施耐庵。

不过,刘伯温听了施耐庵的话后,却是一个劲的摇头。

“不妥,不妥啊。”刘伯温说道。

施耐庵一瞧,顿时就是生气了。

“当然是不妥,你刘伯温现在是江浙参政,三品的大员,怎么可能跟我一样去投贼,要是妥的话,那才是奇怪呢!”施耐庵生气道。

刘伯温见状,丝毫没有动怒,反而是笑了出来。

“你笑什么!”施耐庵这火爆脾气,顿时就是怒了。

“施兄误会了,我不是笑你!”刘伯温连忙解释道。

“那你是笑什么!”施耐庵不依不饶。

“施兄,你要是真的打算建功立业,去投义军的话,我给你推荐一个更好的去处,如何?”刘伯温说道。

施耐庵一听,顿时就是一愣。

“什么,此话当真?”

“哈哈,当然是真的,我刘基什么时候骗过你啊。”刘伯温笑道。

“你说说,推荐我去哪里?”施耐庵连忙问道。

“滁州,红巾军!”刘伯温说道。

“什么,红巾军?”

施耐庵听罢,顿时觉得有些不太情愿。

当今天下,红巾军声势最为浩大。

但是,红巾军却是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占据的地方,全都是一些灾害频繁的地方。

或者说,要不是灾害频繁,这红巾军也是闹不起来。

红巾军占据的全是穷地方,听说连饭都吃不饱,怎么拼天下?

而泰州的张士诚等人就不同了。

张士诚等人出身私盐贩子,当地有盐业的聚宝盆,可谓是家底丰厚。

听说张士诚光是叔伯堂兄弟,就能够拉起来上百号人,全都是能贩卖私盐的家伙。

施耐庵想了一下后,便把自己的这一番心思给说了出来。

刘伯温听罢,心中却是忍不住叹息。

自己这个同年老兄,实在是有些看不通透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最新章节第九十三章 洒家施耐庵,古代版《白毛女》,网址:https://www.52cxzw.net/320/32076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