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无法替代的贸易伙伴(3/4)

作品:《家兄朱由校

因此,朱由检信里的内容,每一条都是掐准了费利佩四世的命门。

战争对于金钱的耗费是母庸置疑的,一个投入战争中的国家,是不会放更多的精力在国民经济和国民社会运转上的,不仅国民经济得不到发展,战争甚至会摧毁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

当前线吃紧的时候,国家就要不断的从底层人民中获取财富,来维持战争中的耗费。

在封建主义国家中,这种金钱的流通是单方向的、无条件的,拥有着绝对权力的西班牙国王,只要一声令下就能征收全国的财产,这对于经济的发展无疑是灭顶之灾。

对于当时的西班牙来说,无论战争是胜还是败,都不能获得任何的经济收益,国王不断的增加国内的税收,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阻止他,一切仿佛都是天经地义的。

可是,作为封建主义下的过往,他的每一个行为都会导致一定的后果,西班牙帝国的倾覆,就是在这一点一滴之中积累起来的。

西班牙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封建主义国家,封建的统治方式下导致了封建的生产方式。

首先,西班牙全国上下以畜牧业为主,农业并不发达,工商业就更别提了,基本荡然无存,造船业武器生产和丝织业等是西班牙仅有的几个工业部门。

即便拥有三千多平方公里的疆域,可产业结构的单一导致了西班牙发展的困难。

西班牙工业基础的脆弱,使得西班牙自己发展工业尤为困难。

费利佩四世不是没有试图改变这种局面,或者说在他之前的数任西班牙国王都有心发展工业,可他们所生产出来的商品却也没有优势。

从商品的质量还是从价格来说,这些商品都不能与其他国家去竞争,于是在十六世纪中期那漫长的价格革命中,西班牙就已经无法满足殖民地对于各种工业商品及生活用品的需求了。

大量的殖民地已经不再是西班牙的财富,而是成了它的负担。

西班牙商人不得不从全世界各地进口各种商品,再由西班牙转送到其殖民地,而大明正好因为隆庆开关成为了西方商人远洋贸易的重中之重。

印度厮当和南洋的香料,大明的瓷器、茶叶,红糖、白布、绸缎等等商品都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西班牙商人更是作为东西贸易的急先锋,不断把东方商品运输到西班牙。

不过这样一来,西班牙的手工业也就不断地被东方各国的手工业商品冲击。

在没有国家扶持的情况下,本土的手工业想要崛起的希望开始变得越来越渺小,殖民地的金银也源源不断的流行了东方,这也就是为什么大明能在隆庆开关以后的几十年内,狂赚数亿两白银的原因。

不管是贵族喜爱的丝绸、刺绣、瓷器、茶叶,还是平民喜欢的红糖、布匹,这些大明生产的手工业商品都十分便宜,因此西班牙的贵族并不以发展商业和制造商品为荣,反而以使用其它国家的商品感到自豪,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在价格革命的影响下,西班牙国内的物价要高出国外许多,这使得西班牙境内的商品在世界范围内是没有任何价格优势的。

即便是在西班牙的殖民地上,外国商品还是能以极低的价格优势快速进入,而后迅速占领市场,就连西班牙商人自己也在不断的购买外国商品,而后在殖民地内进行贩卖。

他们并不热衷于自己生产商品,而是一股脑的进行商品倒卖,这就使西班牙国内的经济更加无法发展。

西班牙的欧洲贸易无法平衡贸易逆差,到了费利佩四世这会儿,西班牙国内甚至连的粮食甚至都要依赖进口,而仅畜牧业这一项的对外贸易,并不能扭转西班牙国内外的贸易逆差。

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下,西班牙的经济自然无法支撑西班牙管理广袤的殖民土地,不能通过经济手段来控制殖民地。

本身西班牙本土的国土面积就不大,人口数量也并不占优势。

想要以少量人口控制如此广袤的殖民地是需要付出极大的人力和物力的,如果不能从经济上进行制约,就要从武力上进行镇压,但这一条路显然也是行不通的,因为西班牙没有那么多军队来镇压。

因此,即便有着大明的帮助,但西班牙的赤贫现象还是非常严重。

费利佩四世的王宫外,仅是一墙之隔的地方,外面的乞丐遍布,而农产品价格昂贵。

持续这样下去,西班牙内部的叛乱也会越来越多,因此朱由检提出的农产品方案,也是从西班牙问题根部来解决的。

硝石应对战争,农产品用来稳定平民,而手工业商品用来对付贵族。

“他是一个出色的政客。”

看着朱由检写来的这份信,费利佩四世只能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可以说,这个他素未谋面的大明人,比他还要了解他手上的帝国正在面对怎样的问题。

他的解决方法每一条都那么朴实,但每一条都能解决费利佩四世面对的问题。

不过,这些问题对于费利佩四世来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家兄朱由校 最新章节第四百九十二章 无法替代的贸易伙伴,网址:https://www.52cxzw.net/322/322119/493.html